赵令畤
毕业季
王正己
程洛宾
爱国古诗
严巨川
边塞诗句
李天骥
《诗词》报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诗经 淇
姚述尧
关于送别的古诗
冯道
关于冬天的古诗
鹰眼
裴湘
胡仔
邵雍
鉴堂
苏氏
卢频
新年诗句
古诗十九首的描述
六年级下古诗
张元干
赵善括
于武陵
青童
释善住
江衍
除夕的诗句
诗歌发展史
唐婉
诗歌发展
诗经木瓜名家赏析
庄忌
孙逖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咏物
@ 桂花
@ 想象
@ 思乡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754
《声声慢·咏桂花》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宋词三百首
@ 春天
@ 怀旧
@ 悼亡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2701
《莺啼序·春晚感怀》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宴会
@ 赏花
@ 感叹
《拜星月慢》,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入“般涉调”,《清真集》入“高平调”,《梦窗词》集为“林钟羽”。一百四字,前片十句四仄韵,后片九句六仄韵。前片第五句及结句,后片第四句及结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石帚,即姜夔。陈郁《藏一话腴》说:“白石道人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之地,而一饭未尝无食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995
《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祝寿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梦窗词》集入“无射商”。各家格式出入颇多,历来都以苏、辛两家之作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韵。其他句逗不同者为变格。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梅津”,尹焕,字惟晓,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3484
《水龙吟·寿梅津》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送别
@ 感叹
@ 悲秋
《木兰花慢》,唐教坊曲,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乐章集》入“南吕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还有前片四平韵,后片六平韵的,系慢调变格。此词为定格。 “翁五峰”,即翁宾旸,福建崇安人,或言钱塘人。“江陵”,在湖北省。贾似道督师湖北,翁为贾之幕客,所以有江陵、鄂渚之游。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2756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宋词精选
@ 婉约
@ 伤春
@ 怀远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2303
《望江南·三月暮》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咏物
@ 写人
@ 孤独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鹃》、 《浣纱溪》、《掩萧斋》、《清和风》、 《换追风》、《最多宜》、《杨柳陌》、《试香罗》、《满院春》、《广寒枝》、《庆双椿》、《醉木犀》、 《锦缠头》、《霜菊黄》、《频载酒》、《减字浣溪沙》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4724
《浣溪沙·桂》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宋词精选
@ 豪迈
@ 咏史怀古
@ 梅花
@ 爱国
《金缕歌》是梦窗词中具有爱国思想的词作之一。词中通过沧浪着梅歌颂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英雄陈迹",对"后不如今今非昔" 的现实表示严重不满。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这首词约写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正月,作者四十岁。当时,"吴潜由庆元府改知平江(今苏州)",二人过从甚密。作者借着梅之机,即景生情,毫不隐晦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3015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咏物
@ 写花
“空江”两句,一虚一实描述水仙。此言词人观赏水仙,自然想起它产于江河之滨,而江河中必定是浪高水阔矣。又见眼前重台水仙长得冰清玉洁,超绝尘俗,花瓣更如层层叠叠碎刻出来的冰叶一般。“水边”三句,状水仙的倒影。“裾”,世俗称衣的前后摆也;“搔”通早。此言重台水仙倒影水中,绿叶蓬松似翠衣曳地,晨露似颗颗晶莹的泪珠在花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1854
《凄凉犯·重台水仙》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女子
@ 孤独
@ 抒己
《一寸金》,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秋压”两句,言秋高云淡,只见天上的月儿瘦削得象条腊肉。古人称干肉为束修,此即“束”也。“正古花”四句,这是说当花叶零落时,蟋蟀儿四处乱蹦,词人却用笛子吹起了《梅花落》曲调。“玉龙”,笛子名。李白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有“黄鹤楼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1785
《一寸金·秋感》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