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
李赞华
东冈
赵通判
林表民
诗词解释
李玉
郑仁表
战争
卢尚卿
李浩
悲愁
毛珝
吴嘉纪
小学生赞美老师的诗歌
李和风
赞美秋天的诗歌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孔子礼仪诗句
张旭
冯至
描写秋天的诗句
陈乘
有关莲的诗句
雨后
李昂
陈德和
诗经 淇
刘采春
朱彝尊
梨花
描写落日的古诗句
石涛
冯道
于邺
大自然
山峰
月亮诗词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 宴会
这首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诸公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以为是“燕兄弟亲戚之诗”。从字面看,此诗写一个贵族请他的兄弟、姻亲来宴饮作乐,赴宴者作了这首诗,表示对这位贵族的攀附。诗中一方面表现了赴宴者的阿谀奉承,同时展示了贵族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和没落低沉的情绪。说是“刺幽王”,不是没有道理。全诗以赴宴者的口气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3618
《頍弁》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 伤怀
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毛诗序》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作者应是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3803
《巧言》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 写人
《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他们认为此诗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于理想的“小君”(国君之妻)。而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1921
《君子偕老》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 祭祀
《毛诗序》谓此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语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犹绎。”周代的祭祀有时进行两天,首日是正祭,次日即绎祭,也就是《谷梁传》所说的“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此诗未有“绎祭”字样,《毛诗序》应是推测;但从诗的内容看,这个推测还是有根据的,所以尽管有人责难,但一般还是为后人所接受。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412
《丝衣》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先秦
@ 诗经
@ 忧国忧民
这是一首写周宣王忧旱的诗。是所谓“宣王变《大雅》”的第一篇(其他五篇是《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和《常武》)。通过比较详尽的叙写,具体深入地反映了西周末期那场大旱的严重,抒发了宣王为旱灾而愁苦的心情。宣王时发生的这场旱灾在汉、晋人的著作中虽有记载,但大都是据此诗而来,零星简略,不似此诗具体、全面、
诗人:佚名 朝代:先秦 浏览:3286
《云汉》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先秦
@ 诗经
@ 赞颂
@ 写人
此篇上承《大雅·生民》,下接《大雅·緜》,构成了周人史诗的一个系列。《大雅·生民》写周人始祖在邰(故址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从事农业生产,此篇写公刘由邰迁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开疆创业,而《緜》诗则写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以及文王继承遗烈,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公刘,陆德明《经典释
诗人:佚名 朝代:先秦 浏览:1148
《公刘》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 赞美
《振鹭》一诗,《毛诗序》所作的题解是:“二王之后来助祭也。”至于二王之后又是指谁,郑笺云:“二王,夏、殷也;其后,杞、宋也。”武王伐纣灭商后,周王朝求夏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于杞地,是为夏之后;又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墟,成王初年武庚反叛被诛,乃改封纣王庶兄微子于宋地(今河南商丘),是为殷之后。汉匡衡曾说:“王者存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2713
《振鹭》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诗经》的篇名,大多是取于篇内的成句、成词。周颂中只有《酌》、《赉》、《般》的篇名不在该篇文字之内;而《小毖》却又特别,“毖”取于篇内,“小”则取自篇外。《小毖》的题意,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即是“大戒”,颇见其新,但如果说从“小者大之源”(《后汉书·陈忠传》)的角度而言方说尚勉强可通,那么,戒之意已在“惩”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1621
《小毖》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先秦
@ 诗经
@ 赞颂
@ 祭祀
@ 写人
《维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过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历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须赘述。就此篇而论,后稷的传奇性经历和“诞降嘉种”、“是获是亩”赐民百谷的无量功德,在同属《诗经》的《生民》中便有详尽的叙述与颂扬。《生民》即使未能创作于《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内
诗人:佚名 朝代:先秦 浏览:3334
《思文》
# 古诗大全 #
@ 诗经
@ 先秦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如此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
诗人:诗经 朝代:先秦 浏览:1684
《子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