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
周稚廉
彭晓
凉州词古诗
何时
关于爱国的古诗
李梦阳
中秋的诗句大全
别董大古诗
关于思乡的诗词
黄格
马咸
洪昇
江山
常慧
张翰
王维的古诗
春节古诗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中国古诗文网
方愚
《示儿》古诗
张修之
贾至
熊皎
昨夜
楼锷
古诗 小篆
姚岩杰
伍梅城
描写柳树的古诗
李重元
题画
李泂
荷花开头的诗句
吴仁璧
送礼的诗词
唐代古诗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王维
@ 唐朝
@ 写景
@ 山水
@ 抒情
@ 唐诗三百首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诗人:王维 朝代:唐朝 浏览:4204
《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
# 古诗大全 #
@ 吴均
@ 南北朝
@ 山水
@ 初中文言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
诗人:吴均 朝代:南北朝 浏览:4817
《与朱元思书》
# 古诗大全 #
@ 白居易
@ 南北朝
@ 辞赋精选
@ 山水
@ 游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
诗人:白居易 朝代:南北朝 浏览:3045
《冷泉亭记》
# 古诗大全 #
@ 谢灵运
@ 南北代
@ 写景
@ 山水
@ 抒情
公元442年(宋永初三年),谢灵运自京都建康赴永嘉太守任,途经富春江畔的七里濑(水流沙上为“濑”),乃作此诗。七里濑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两岸高山耸立,水急驶如箭。旧时有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指舟行急湍中进度极难掌握,惟视风之大小来决定迟速。 此诗一韵到底,凡十六句,每四句为一节。
诗人:谢灵运 朝代:南北代 浏览:1009
《七里濑》
# 古诗大全 #
@ 杜审言
@ 唐朝
@ 登高
@ 山水
@ 咏史怀古
@ 思乡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
诗人:杜审言 朝代:唐朝 浏览:3866
《登襄阳城》
# 古诗大全 #
@ 徐灿
@ 清朝
@ 写雨
@ 西湖
@ 山水
@ 喜爱
此词为作者夫妇寓居西湖时因雨有感而作。词的开篇即从雨写起,“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细雨淅沥,珠帘内夫妇对坐,闲话中谈及如烟往事,夫妇二人禁不住顿生今是昨非之叹。接着的“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句,写人写景,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多少次夫妇面对青山诗词唱和,到而今细雨迷蒙中,青山依旧,黛
诗人:徐灿 朝代:清朝 浏览:2473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 古诗大全 #
@ 孟浩然
@ 唐朝
@ 山水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
诗人:孟浩然 朝代:唐朝 浏览:1405
《万山潭作(垂钓坐盘石)》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写景
@ 山水
@ 寓情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731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 古诗大全 #
@ 柳宗元
@ 唐朝
@ 山水
@ 写景
@ 抒情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朝 浏览:4737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